中药
卫消网:鹿蹄草
2018-08-25  浏览:114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鹿蹄草-【中药】:鹿蹄草,痧症,藏氏蓼 -卵形,腺毛,叶鞘,音名,花梗,生境,雄蕊,江苏,植物,叶柄,花被,分布,汲水,花序,冲服,黄褐色,叶脉,淡红,淡绿色,上有,吉林,辽宁,湖北,等地,花期,河北,草本,水边,山东

【出处】《江苏植物名录》

【拼音名】Lù Tí Cǎo

【别名】藏氏蓼(《中国北部植物图志》)。

【来源】为蓼科植物戟叶蓼的全草。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直立或斜生。茎四棱形,棱上有倒生钩刺。叶互生,戟形,长3~9厘米,宽2~7厘米,上面疏生伏毛,下面沿叶脉具伏毛,边缘具密而短的缘毛;托叶鞘膜质,斜筒形,向外反卷;叶柄有狭翅和刺毛。花序聚伞状,顶生或腋生;苞片卵形,生短毛;花梗密生腺毛秘短毛;花小,花被5裂,白色,先端淡红或淡绿色;雄蕊8。瘦果卵形,有3棱,黄褐色。花期秋季。

【生境分布】生于水边或湿地。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

【功能主治】《植物名实图考》:捣浆,以新汲水冲服,疗痧症。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