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卫消网:鹿心草
2018-08-25  浏览:235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鹿心草-【中药】:鹿心草,阳痿,痢疾,胃痛吐血,月经过多 -雌花,雄花,卵形,圆形,分枝,猪油,紫红色,球形,颗粒状,分布,附属,雌雄异株,生于,音名,裂片,花柱,花药,生境,雄蕊,马蹄形,阴干,拉丁,植物,花茎,花被,子房,基部,橙黄色

【拼音名】Lù Xīn Cǎo

【别名】鹿仙草、见根生、坡本、地杨梅、地吕、万星菌、藤林、猪油药、蒿枝花、土里开花、红菌、牛奶菌

【来源】

药材基源:为蛇菰科植物粗穗蛇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anophora dioica R.Br.ex Royle[B.affinis Griff.]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洗净,阴干或鲜用。

【原形态】草本,高10-15cm。根茎黄褐色、血红色或灰白带褐色,不规则分枝,单个分枝直径0.5-2.5cm,有时近球形,表面密生颗粒状疣瘤和黄色的星芒状皮孔。花茎圆柱状,紫红色或淡红色,偶带灰白色;苞片鳞状多数,互生,2列,很少旋生,呈覆瓦状排列,阔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5-4cm,宽1.5-2.5cm,内凹,先端钝或微缺。花雌雄异株(序);雄花序卵圆形或长圆形,长3-3.5cm,宽1.5-3cm,雄花辐射对称,下面具苞片,花被裂片4,卵形,聚药雄蕊半球形,花药4枚,马蹄形,斜裂;雌花序椭圆形或圆锥状,长2-7cm,雌花紫红色或橙黄色,子房卵球形,着生于附属体基部,花柱附属体倒梨形,长约1.5mm,先端拱圆形。花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50-3200m的山地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份】从全株中分离得到咖啡酸甲酯(methyl caf-feate),落叶松脂醇(larisiresinol)。

【性味】苦;涩;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健脾理气;止血。主治阳痿;痢疾;胃痛吐血;月经过多;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猪油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