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卫消网:鲤鱼血
2018-08-25  浏览:224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鲤鱼血-【中药】:鲤鱼血,小儿丹肿 -球蛋白,鲤鱼,电泳,血清,区分,蛋白,饥饿,音名,凝血酶,冬季,性成熟,血红蛋白,等分,歪斜,哺乳动物,吉林,白糖,月中,成份,摘录,蛋白质,向左,向右,活性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Lǐ Yú Xuè

【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血。

【化学成份】鲤鱼血的组成,因季节、营养情况等而有差异。幼鲤的血红蛋白,冬季较春季为低。凝血活性不如哺乳动物,凝血酶元的转化常不完全。在冬季,饥饿时,血清蛋白减少,如长期饥饿,可减到1.98~2.0%。血清蛋白含清蛋白和α-、β-、γ-球蛋白,它们电泳性质与兔相似;在电泳时,α-球蛋白有四个区分,β-球蛋白有二个区分,γ-球蛋白有一个区分。在3月中性成熟时,血中Na、Cl量,雄者多于雌者,而K、Ca及总蛋白质则雌者多于雄者。

【功能主治】《唐本草》:(涂)小儿丹肿及疮。

【附方】治口眼歪斜:鲤鱼血、白糖各等分,搅匀后涂之,向左歪涂右,向右歪涂左。(《吉林中草药》)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