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卫消网:漏篮子
2018-08-25  浏览:228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漏篮子-【中药】:漏篮子,恶痢,漏疮,恶疮,疠风 -本草,日华,乳香,木鳖子,纲目,音名,毛茛,苦辛,乌头,琐细,桐子,篮子,丸剂,面糊,附子,木香,焦黑,雷公,阿胶,黄连,主治,别名,用量,摘录,因其,用法,辞典

【出处】《纲目》

【拼音名】Lòu Lán Zi

【别名】木鳖子(《雷公炮炙论》),虎掌(《日华子本草》),漏篮(《彰明附子记》)。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琐细者。

【性味】

①《纲目》:苦辛,有毒。

②《本草汇言》:味辛,气热,有毒。

【功能主治】《纲目》:主治恶痢,冷漏疮,恶疮,疠风。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调涂。内服:入丸剂。

【注意】《日华子本草》:忌豉汁。

【附方】治一切恶痢杂下,及脾泄等症:漏篮子一个大者,阿胶半两,木香半两,黄连半两,罂粟壳半两,乳香少许(别研)。上除乳香外,将其余五味锉成小块,炒令焦黑色存性,不令烟绝,为束,乳香和匀,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一岁一丸,因其年数服之,米饮下。(《卫生宝鉴》百岁丸)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