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卫消网:冷疗
2018-08-17  浏览:122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冷疗-局部,疗法,擦澡,感受器,致冷,冰块,组织,温度,目的,降温,冷冻,肌肉,传导,减低,冰水,神经,治疗,运动,收缩,损伤,临床,冷水浴,按摩,神经纤维,神经炎,降低

冷疗顾名思义是指用低温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通常是将致冷物质作用于人体,使局部或全身温度一过性降低,从而达到治病和增强体质目的的方法。

冷疗法与冷冻治疗不同,虽然两者都是利用致冷物使人体降温,但两者温度不同,人体组织的反应也很不一样,临床应用的目的和适应症并不相同。冷疗法所用的温度一般高于0℃,降温缓慢,不会引起局部组织损伤。而冷冻治疗所用的温度大大低于0℃,降温急骤,使组织细胞产生冰晶而被破坏。临床上冷冻疗法是以局部应用为主,而冷疗方法则有局部或全身应用之分。局部应用的冷疗法有冰袋、冰垫、冰水浸浴、冰块按摩、低温湿敷、冰运动疗法(将患部浸入冰水10~20分钟,或用冰块按摩5~7分钟,随即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和氯乙烷喷射。全身应用有酒精擦澡、湿包裹、冷水灌肠等。全身冷疗又广泛用于健身,如冷水浴、冬泳、冰块擦澡等。局部冷疗法引起人体的反应有局部的直接作用和继发的全身反应两方面。局部反应表现为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苍白;周围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减慢。冷使皮肤神经感受器功能下降,甚至一过性丧失,其中触觉和冷觉感受器最为明显;肌肉受冷后收缩能力降低,这与肌梭兴奋性减低、神经传导速度变慢、组织粘稠度增加有关;由于组织粘稠度增高,肌力减弱、关节发僵,活动范围变小;局部组织代谢功能减低;细胞通透性改变,局部渗出从而减轻。

冷疗法在临床常常应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以及神经痛、神经炎、神经兴奋或肌肉疲劳所致的肌肉痉挛、高热、中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