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卫消网:皮下注射
2018-08-17  浏览:123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皮下注射-注射,注射器,针头,药液,皮下,上臂,消毒,部位,皮肤,刺入,无菌,碘酊,左手,药物,感染,固定,塑料,斜面,灌肠,皮下组织,棉签,医嘱,则是,煮沸,它是,药效,绷紧,针刺,危险性

皮下注射常用注射部是在上臂及股外侧;它是将药液注入皮下组织。注射器出现的最初形态是灌肠器。此后有玻璃管金属并用制成的注射器,可用煮沸法消毒,针头也可以磨尖再用和消毒。现在用的注射器用塑料制造,用一次即扔掉,大大减少了注射时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为了保证卫生,防止交叉感染,当代的注射器多采用塑料质地。注射时无菌技术十分重要。

皮下注射注射部位是在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及大腿外侧方;它需用物则是注射盘内无菌1-2m注射器和5.5~6号针头,按医嘱备药液。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需尽快达到药效而不能经口服给药时采用和预防接种等。

皮下注射的操作方法;第一与病人沟通好以取得合作;将该用药物放置床边;选择注射部位用2%碘酊和70%酒精进行皮肤消毒,待干。第二是将药液吸入注射器,排尽空气,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30度到40度角,过瘦者可捏起注射部位,迅速刺入针头的三分之二,放开左手固定针栓,抽吸无回血,即可推注药液。第三十注射完毕,用消毒棉签轻按针刺处,快速拔针,清理用物。在注射时应注意尽量避免应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作皮下注射、经常注射者,应更换部位,轮流注射或针头刺入角度不宜大于45度,以免刺入肌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