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卫消网:神经内科
2018-08-16  浏览:144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神经内科-诊断,检查,症状,神经,疾病,神经系统,感觉,病史,脑脊液,癫痫,疼痛,异常,神经内科,情况,病人,脑血管,脊髓,医生,适用于,病因,系统疾病,机体,代谢,硬化,定位,精神,功能,运动神经,步态,脑电图

神经内科是医院诊断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二级科室,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主要包括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周围神经病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下面为您详细说明下哪些症状表现是要到神经内科挂号,一般神经内科疾病的检查诊断方式。

一.出现哪些症状要到神经内科就诊?

1.刺激性症状:各种神经痛如头痛,三叉神经痛,麻木感如手足麻木等异常感觉。

(1)感觉过敏:轻微刺激引起强烈感觉如疼痛感。

(2)感觉倒错:非疼痛性刺激诱发疼痛感。

(3)感觉过度:感觉刺激阈增高。

(4)感觉异常:无外界刺激出现麻木感、痒感、蚁走感、针刺感、电击感、束带感和冷热感等。

(5)疼痛:如神经炎的局部神经痛,放射性疼痛,扩散性疼痛,牵涉性疼痛。

2.缺失症状: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瘫痪、感觉消失、肌张力减低、肌萎缩以及排尿、排粪、性功能障碍。

3.释放症状:肌张力增高、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步态异常、共济失调、手足搐搦、肌僵直。

4.休克症状:神志昏迷、截瘫(脊髓休克)。

5.神经调节紊乱:失眠、中枢性发热、抑郁、焦虑、神经衰弱。

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包括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和病因诊断,往往要先作出定位诊断即指出病损在神经系统具体部位。不同部位的病变综合征是定位诊断的依据。定位诊断往往有助于疾病性质的决定。许多疾病病因不明,因此难以作出病因诊断。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面,病史和体格检查十分重要,脑脊液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查、肌电图、脑电图也往往能提供重要线索。神经系统影象学检查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上起重要作用。

1.询问病史

在查体和实验室检查前,医生会要求病人描述目前的状态,确切地讲清楚这些症状在什么地方、时间发生,发生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是否影响日常工作生活。神经系统症状可包括头痛、疼痛、衰弱、全身状况差、知觉降低、感觉异常、无力和精神混乱。

病人应告诉医生过去和现在的疾病或手术史,严重者应了解血缘近亲的情况,过敏症状和目前所用药物情况。此外,医生要询问病人是否有与工作或家庭有关的困难,或是否遇到任何困惑,因为这些情况会影响健康和机体抗病的能力。

2.精神检查

通过询问病史,医生对患者的精神状况已有一定了解,但是对于影响思维过程疾病的诊断还需要做进一步鉴定精神状态的检查。

3.体格检查

检查范围包括颅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神经反射。此外,病人的共济功能、姿势和步态,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和脑血液供应情况也需检查。

4.诊断性试验检查

为了准确地诊断疾病,医生可根据病史、精神评估及体检情况要求病人做相关的特殊试验。

4.1.脊椎穿刺术抽出脑脊液,不同疾病的脑脊液有其异常特征。

4.2.计算机体层摄影(CT)不但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也用于监测治疗效果。

4.3.磁共振成像(MRI)对陈旧性脑卒中、大多数脑瘤,脑干和小脑疾患及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优于CT检查。

4.4.脑回声图检查适用于检查小于2岁幼儿的脑出血。

4.5.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可测定大脑的功能。适用于检查癫痫、脑肿瘤和脑卒中。

4.6.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反映出脑的供血情况或能摄取此放射核素的神经递质感受器的功能。

4.7.脑血管造影检查动脉瘤、动脉炎、动静脉畸形、脑血管阻塞等脑血管异常疾病。

4.8.多普勒超声扫描评估脑卒中的危险。

4.9. 脊髓造影检查出椎间盘突出或癌性新生物等脊椎疾病。

4.10.脑电图(EEG)帮助诊断癫痫和一些少见的脑代谢性疾病。

4.11.脑诱发电位反应特别适用于检查不能交谈的病人。能揭示多发性硬化病人的轻度视神经损害。

4.12.肌电图通过测量神经冲动到达肌肉所用的时间,就可计算出神经冲动传导速度。

5.神经内科常见疾病:

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脑膜脑炎)、癫痫、外周运动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瘫痪、抽搐、共济失调、代谢病(苯丙酸尿症、糖原贮积病、粘多糖病、脂质贮积病)、变性病(如脑白质营养不良、帕金森氏病、肌萎缩侧索硬化、遗传性视神经萎缩等)、肌病、震颤、肌阵挛、颅内高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