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卫消网:灌肠
2018-08-16  浏览:272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灌肠-灌肠,肠梗阻,溃疡性,粘膜,疗法,甘草,治疗,赤芍,衰竭,药物,青黛,药液,结肠炎,肾功能,尿毒症,插入,肛门,疾病,病变,黄柏,蒲公英,配制,而定,麻痹,病情

灌肠疗法是以中药药液或掺入散剂灌肠,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灌肠疗法起源较早。早在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就有用猪胆汁灌肠治疗便秘的记载。

至近代,灌肠疗法发展比较迅速,应用于很多局部及全身性疾病取得较好疗效,如用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尿毒症、麻痹性肠梗阻及支气管哮喘等。通过实践证实,本疗法不仅可以治疗结肠、直肠的局部病变,而且可以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全身性疾病。其方法简便,吸收迅速,作用较快,还可以避免某些药物对胃粘膜的不良刺激。

使用方法:

先备以肛管,外面涂少量石蜡油,使之滑润,以便插入时不致对肛门及肠粘膜产生刺激或损伤;然后将肛管插入肛门,其插入深度则根据所患疾病及病变部位不同而定,一般约10-30毫米之间;接着将已配制好的药液经注射针筒注入,或由灌肠筒滴入。灌肠液的多少及保留时间长短亦需根据病情而定。如尿毒症一般约为200-500毫升,保留2-3小时;肠梗阻一般约500毫升,保留1-2小时;溃疡性结肠炎一般约30-100毫升,保留4-8小时。

本疗法除用于通便外,多应用于下列一些疾病:

一、肾功能衰竭

1、取生大黄、牡蛎、蒲公英灌肠,在控制条件下不用其他有影响的药物。对非终末期的肾功能衰竭者均能使氮质有所下降,症状消失或减轻,少数重度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存可达8个月,中度可达1年以上。也可以大黄为主药配合其他药物予以溜肠。

2、取大黄、槐花、崩大碗,水煎,灌肠。

3、取大黄、桂枝,水煎,灌肠。

4、取大黄、莱菔子、甘草、水煎,灌肠。

二、溃疡性结肠炎

1、取赤芍、丹参、益母草、川芎、牛膝、姜黄、乳香、没药、桃红、参三七,水煎,灌肠。

2、取菊花、地榆、十大功劳叶、苦参、黄芩、大飞扬、水煎,加入654-2保留灌肠。

3、取生地榆、老鹳草、五倍子、明矾,水煎,灌肠。

4、取五倍子、马齿苋,水煎后加青黛散(或锡类散)、参三七粉灌肠。

5、取白芨、血竭、紫草、儿茶、五倍子、甘草、青黛,水煎,灌肠。

6、取蒲公英、金银花、黄柏、赤芍、当归、甘草,水煎,灌肠。

三、肠梗阻

取厚朴、枳实、大黄、黄连、槟榔、沉香、广木香、橘皮,水煎,保留灌肠。用于麻痹性肠梗阻。

注意事项/灌肠疗法

1、配制灌肠液时应避免使用对肠粘膜有腐蚀作用的药物。

2、插入肛管时手法应轻柔,以免擦伤粘膜。如有痔疮者,更应审慎。

3、灌肠液应根据病情保留一段时间,如某些病人不能保留,可采取头低足高仰卧位,灌肠液亦宜减少剂量。灌肠的时间一般以晚上临睡前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