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卫消网:避年
2018-08-15  浏览:48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避年-月经,李时珍,禀赋,医家,病态,称为,晋代,至为,经脉,腹痛,妇产科,失调,妇人,妇科,者也,历代,描写,不属

避年是指在身体正常情况下,月经频率为每年一次。

在中医文献中,月经每三个月来一次者,称为“居经”,每一年来一次者,称为“避年”。有人认为,此乃禀赋不齐,不属病态。但历代医家对此看法不尽相同。

晋代王叔和在妇产科方面,提出了“居经”、“避年”之说,指出“尺中不绝,胎脉方真”及脉辨男女,描写了产时“离经脉”,即“怀娠离经,其脉浮,设腹痛引腰脊,为今欲生也”。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月经之常》:“月经,三旬时一下,两月并月,三居经,一年一至为避年,一生不至孕暗经。”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人·妇人月水》:“女人之经,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后,或通或塞,其病也……有一年一行,是谓避年。”

临床发现不孕症患者多有月经失调,且居经、避年者为多数,故认为居经、避年者“禀赋不齐”者有之,但属病态者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