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卫消网:血钙
2018-08-21  浏览:115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血钙-血浆,离子,血清,兴奋性,钙化,降低,浓度,血症,毛细血管,肌肉,调节,神经,搐搦,传导性,解离,生理,危象,甲状旁腺,低于,透过,碳酸盐,动态平衡,胰腺炎,柠檬酸,两种

血钙主要指血浆钙,血钙的存在形式主要是两种:离子钙和结合钙,各占约50%。其中结合钙绝大部分是与血浆清蛋白结合,小部分与柠檬酸、重碳酸盐等结合。因为血浆蛋白质结合钙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又被称为不扩散钙。柠檬酸钙等钙化合物以及离子钙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则称为可扩散钙。血浆钙中只有离子钙才直接起生理作用。血浆中的不扩散钙,虽没有直接的生理效应,但它与离子钙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并受血液pH的影响。

在机体多种因素的调节和控制下,血钙浓度比较稳定,正常值为2.25---2.75mmol/L。血钙也需要平衡调节,当血中pH降低时,促进结合钙解离,Ca2+增加;而当pH增高时,结合钙增多,Ca2+减少。所以,当碱中毒时,血浆离子钙浓度降低。离子钙有降低神经肌肉应激性的作用,因此当血钙低于1.75mmol/L或离子钙低于0.875mmol/L时,神经肌肉应激性升高,可发生手足搐搦。血清钙大于2.75mmol/L或血清钙离子大于1.25mmol/L,即高钙血症,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表现为乏力、表情淡漠、键反射减弱,严重者会出现精神障碍、木僵或者昏迷。高钙血症时会导致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降低,高钙血症还会对肾脏产生损害。血清钙大于4.5mmol/L可发生高钙血症危象,患者易死于心脏骤停、坏死性胰腺炎和肾衰等。

血钙水平与人体许多重要功能有关,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胆钙化醇在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钙正常浓度中起重要作用的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