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卫消网:长寿基因
2018-08-20  浏览:152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长寿基因-基因,长寿,寿命,组合,碱基,嘌呤,延长,影响,胸腺,外因,持久性,位置,长短,研究发现,最先,生活习惯,健康状况,调控,老人,因素,受试,拥有,生命

长寿基因最先指的是FOXO3A的基因变异,拥有这个基因在全球各地都与活得更长寿有关,而且这种基因普遍存在于百岁老人体内,并且大多数不受人种的控制。在经过对受试者的基因检查后,发现每个基因的三个位置上出现的DNA碱基中FOXO3A基因上的一个位置特别突出,这个位置上拥有的是胸腺嘧啶。但在是鸟嘌呤取代了胸腺嘧啶后受试者的健康状况更好,而且高龄人群中中鸟嘌呤出现的频率更高。经过研究发现,FOXO3A基因在DNA上的一个含氮碱基与长寿相关,而且作用不分地区和性别。

美国科学家在对芽殖酵母和线虫的基因分析中发现两种生物共有的25个负责调控寿命长短的基因,这就意味着延缓衰老在未来是有可能的。人类的寿命与基因有关,体内有多个基因主宰着人的生命长短。那些在恶劣环境下控制机体防御功能的基因,能够显著地改善多种生物的健康状况并且延长其寿命,利用长寿基因的影响力,可以改变人类的生命进程。在最先确认的长寿基因是SIR2基因,而且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SIR2基因很可能就是这个机制中的重要调控基因。在长寿老人的体内存在长寿基因比例高,存在着150种基因变异体,也就是单核苷酸多态性。在预防疾病方面,长寿基因可以提供参考。经过研究发现,基因并不是唯一影响长寿的因素,生活方式对长寿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长寿基因具有很多种的组合方式,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基因组合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有的基因组合可以延长人的寿命,有的则相反,会导致一些重大疾病的发生。影响人类寿命的基因可以分为持久性基因、短暂性基因和中性基因三类,而长寿者体内一定含有持久性基因的组合。在很多种类中,卡路里限制能改善个体健康、延长寿命。尽管已证明CR能够调节很多下游分子和生理系统,但是CR延长寿命的机理还尚未清楚。人的寿命,主要通过内外两大因素实现。内因是基因,外因是环境和生活习惯。内因有三部分,一是4号染色体,二是载脂蛋白E,三是抑制减寿基因。外因包括饮食、心理、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