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卫消网:宫内节育器
2018-08-20  浏览:63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宫内节育器-着床,前列腺素,阴道,受精卵,子宫内膜,节育器,宫内,避孕,异物,胚胎,医务人员,增加,金属,炎症,影响,子宫,促使,干扰,抑制,穹窿,避孕环,目的,女性,宫腔,机械,又是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放置在女性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通常也叫节育环。是通过机械性刺激及化学物质的干扰而达到流产避孕的目的,不抑制排卵,不影响女性内分泌系统,因而避免了一般药物避孕的不良反应。

宫内节育器一般是采用防腐塑料或金属制成,常用的有金属单环、麻花环、混合环、节育环、T形环等,但以金属单环为最多。节育器放入宫腔后除了起到机械的障碍作用外,与节育器接触的子宫内膜会发生一种轻度慢性、非细菌性的炎症反应,促使白细胞增加(比不带节育器的妇女增加 3~11倍),这样就不利于受精卵着床。此外,伴随异物反应,异物巨细胞和巨噬细胞大量产生,除了可吞掉进入宫腔的精于及着床前的胚胎,还可对胚胎产生毒害作用。节育器的长期刺激,使得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前列腺素一方面可使子宫收缩和输卵管蠕动增强,促使发育及分裂程度不够的受精卵被提前送到子宫腔而影响着床;另一方面,大量前列腺素又可以加强雌激素的作用,使子宫内膜在怀孕时的蜕膜反应受到抑制,不利于受精卵着床。此外,通过节育器中铜离子的释放,能增加子宫内膜无菌性炎症;干扰子宫内膜的酶系统,如减低分泌期内膜中一些酶的活性,而这些酶又是着床的必要条件;还可能改变宫颈粘液的生化组成而影响精子的活动、获能或存活。这些局部变化都增加了抗生育作用。

初次使用者于月经来潮第5天,由医务人员将其放置在阴道最深处(阴道后穹窿)即可。阴道前后壁平时相贴呈闭合状态,所以阴道避孕环在阴道深部一般不易脱出,但使用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并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学会自己检查和矫正环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