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卫消网:马牙
2018-08-18  浏览:221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马牙-婴儿,宝宝,粘膜,口腔,脱落,炎症,生理,红汞,消毒,牙齿,鹅口疮,齿龈,骨髓炎,即可,影响,乳牙,会有,奶头,败血症,专家,淘米,板牙

马牙在医学上又称做上皮珠,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并非疾病,并且不影响婴儿吃奶和乳牙的发育,它在婴儿出生后的数月内会逐渐脱落,虽然有的婴儿由于营养不良,“马牙”不能及时脱落,但是这也并无大碍,不需要医治。

马牙也称板牙,是大多数婴儿在出生后4~6周时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很象是长出来的牙齿的小点,由于马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此宝宝长有“马牙”期间,家长无需喂宝宝服用任何药物,也不用减少宝宝的奶量。

只要在宝宝吃完奶后,喂宝宝喝一点清水起到清洁作用即可。不过也要注意避免宝宝养成含住乳头睡觉的不良习惯。

有些人不知道“马牙”的来历,以为是一种病,便用针挑,用布蘸盐水或淘米水擦破马牙,专家提醒,这些行为本身都是很危险不科学的。

婴儿口腔粘膜非常薄嫩,粘膜下血管丰富加上婴儿本身的抵抗力很弱,针挑和布擦都极易损伤口腔粘膜,从而容易引起细菌感染,最终导致口腔炎或凳骨髓炎甚至严重者可能发生败血症,危及婴儿生命。

正确做法应当是可用2%红汞消毒,用消毒针挑破“马牙”,放出内容物,即可愈合。

专家提醒,“马牙”和鹅口疮等口腔炎症不同。口腔炎症会有发热、肿痛等不适感。而马牙只是正常的生理症状,一般没有过多的不适感。

或许个别婴儿可出现爱摇头、烦燥、咬奶头甚至拒食等现象,年轻父母不用担心,这是由于局部发痒、发胀等暂时不适引起的,一般不需做任何处理。况且随着宝宝牙齿的生长发育,“马牙”会被吸收或自动脱落的,对婴儿并没有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