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从出生时开始,就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中成长,可有些危险就藏在家居环境中,了解哪些东西可能伤害到他,就能提前防范灾难的降临。
其实很多家庭装修中都暗藏着危险,比如有的房间甲醛含量较高。有证据表明甲醛是导致婴幼儿白血病的诱因之一。
再比如家中有人抽烟。在烟雾中生活的宝宝,更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还有些家庭养着宠物。宠物也许就是宝宝哮喘的过敏原。
该怎么做
刚装修过、添新家具的房间不应作为儿童房。
不在宝宝身边抽烟,要抽就到室外去。
养宠物的家庭更应该注意清洁卫生,如果做不到,就请将宠物送离。
育儿经验分享
宝宝的房间不能铺地毯,地毯里面有很多灰尘和螨虫,不但会致病还会致敏,让宝宝患上皮肤病,还能导致哮喘。
需要有自然声音的空间
和很多新手爸爸妈妈想的不同,比起安静的空间,其实宝宝更适合待在一个充满声音的地方。家庭成员的谈话声、笑声,开关家具发出的嘎嘎声,热闹的炒菜声,以及电视机和音响的声音,都是宝宝感兴趣的声音。
声音对宝宝感官的刺激,就是对他大脑的训练;除非是太嘈杂的噪音,否则不需要刻意隔离。
除了自然声音外,
该怎么做
不必把宝宝放在安静的屋内,应该多带他出来活动,使他更快地熟悉周围的声音。宝宝更喜欢在令他感到安全的声音当中熟睡。
给宝宝一个光线充足的房间
阳光对宝宝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生儿期因为视觉还未发育完全,宝宝的眼睛只能感觉到光,而看不清东西,所以宝宝常常会盯着头顶的灯“出神”。
该怎么做
最好让宝宝住在朝南的房间里,这种房间阳光充足,能刺激宝宝的视觉发育。经常打开窗户让宝宝晒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菌,还能促进钙质吸收。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在宝宝眼睛上,正确的做法是让阳光照在宝宝的后脑和背部。
育儿经验分享
室内的光线不要太暗或者太亮。有些人在屋里挂上厚厚的窗帘,认为是在保护新生儿的眼睛,其实是不对的,应该让宝宝在自然光线里慢慢适应。
温馨提示
营造适合小宝宝的家居环境
1. 坐月子时的传统习惯,是把产妇和新生儿都关在房间内,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房间内空气不流通,形成密闭和污浊的环境,对大人和宝宝的健康都有害。
2. 避免家居环境污染是维护宝宝健康的第一步。舒适又安全的环境,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都有好处。
3. 打扫地板和清洁家具时,光用水是不够的,不能有效去除细菌。正确的做法是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拖把和扫帚也要定期除菌。
小编提示:除了了宝宝的生活环境要做到位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宝宝室内的空气流通以及宝宝房间的卫生情况,特别是在春夏两个容易滋生细菌的季节里做好宝宝的个人卫生和宝宝房间的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