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抗凝作用:白香草木犀含紫苜蓿酚,故能延长血凝时间。所含之黄酮类,对小鼠之毒性很低,大量能延长其凝血时间而不影响其出血及凝血酶元时间。
3.抗菌作用:叶、茎、根的提取物可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同属植物黄香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 又名:黄陵零香。有抗菌作用(幼虫芽脑杆菌)。
4.对血管作用:其中能抵抗肾上腺索对离体兔血管之收缩。局部应用,可抑制甲醛、丙二醇引起的兔耳部皮肤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对组织胺及鸡蛋白引起者,则效果不恒定。
5.抑制浮肿作用:对大鼠后肢的甲醛性浮肿有抑制作用,对巴豆油性浮肿,需较大剂量方能抑制之;这些作用,与香豆精或橙皮甙有些相似。
【炮制】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辛;甘;微苦;性凉;小毒
【归经】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清暑化湿;健胃和中。主治暑湿胸闷;头胀头痛;痢疾;疟疾;淋症;带下;口疮;口臭;疮疡;湿疮;疥癣;淋巴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或烧烟熏。
【注意】脾胃寒者慎用,孕妇禁用
【附方】①治疟疾: 草木犀一两。煎汤。在疟发前一小时服用。(《吉林中草药》)②治疳疮,坐板疮,脓泡疮: 辟汗草、黄柏、白芷、雄黄、红砒、冰片、艾绒等磨粉,卷成纸条,点燃熏。(《四川中药志》)
【各家论述】
1.《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杀虫,利小便。治皮肤疮,风丹,赤白痢,淋病。
2.《上海常用中草药》:和中,健胃,化湿。治暑湿胸闷,口腻,口臭,头胀,头痛。
3.《陕西中草药》:清热败毒,止痢,截疟,健胃,化湿。治痢疾,疟疾,口臭,头痛。
【摘录】《中华本草》